第99章

上一章: 第98章 下一章: 第100章

关于吕布挂科的事情,青州的大部分人都表现的挺淡定的。

而且,比起吕布,现在青州还有一件更大的事情要做。

关于皇帝的。

曹旭不知道曹*是怎么说服皇帝来到临淄的,毕竟真的算起来的话,洛阳才是国都,长安倒也可以,毕竟是前汉的都城。

可临淄算什么?

曹旭知道的事情是,曹*把皇帝带回来了,不过之前那个一直很能蹦跶的杨奉,这次可没跟着一起回来。

皇帝似乎也是并不在意杨奉的样子。

皇帝来了临淄之后,由于临淄并没有皇宫,因此就只能给皇帝找最好的大宅子住下。

私人是怎么都不可能建皇宫的,因此在皇帝来之前曹*都不能做这样的准备,不过皇帝来了之后,曹*就向皇帝请旨在临淄建造皇宫。

这样的提议当然不会有人反对,所以说,在皇帝来到临淄的第二天,建造皇宫的事情就被顶了下来,曹*把这事交给了纪衡督办。

纪衡心里也是崩溃的。

他哪里知道该怎么造皇宫啊!

他当年在洛阳的时候,纪衡相对于繁华的洛阳城来说,只是个无名小卒,他至多只在外面见过宫墙,至于说皇宫的内部如何,这还真是完全不知道。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他见过后世的故宫算不算?

……还只是作为游客简单的参观了一下最有名的那几个地方。

但显然建造皇宫这种事,即便现在的皇帝并没有什么卵用,大家都很看不上他,但皇宫依旧是要慎重的事情。

好在曹*大概是体谅纪衡的难处,于是又让荀彧帮助他。

再加上……

“我们只是要造个皇宫给天子住下而已,又不是要照着当年的洛阳皇宫在建一个一模一样的,大可以不必太过担心。”

于是这差事最后还是得纪衡做的。

如今的日子过去好多天,青州的武将们考试都已经结束了,虽然皇宫还是没造好,但至少其他的东西,比如皇帝的制服,和一应要有的,符合身份地位的礼器等等却都准备完毕。

于是就要有另一件事情要做了,朝拜。

皇帝要正式开始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曹旭没干过这事,有点紧张,怕自己给曹*办砸了就不好了。

曹*却在开始之前对大家说:“这次你们的官职恐怕都要升一升了。”

皇帝到了自己的手里,曹*和之前的所有人一样,所想的都是先给自己这边的人弄点爵位官职什么的。

不过和之前的董卓等人不同,曹*打算把这件事情办的更加郑重一点,他要给皇帝面子,而且要给很大的面子。

曹*知道,在现在的天下来说,由于几次被人玩弄,因此皇帝的威严是大不如前的,很多人根本不在乎皇帝了。

这种时候曹*可不能再学董卓。

当年的董卓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把持朝政大权,对皇帝是非常打压的,他在皇帝的面前就可以放肆无礼,甚至想杀谁就杀谁,压根不把皇帝当做一回事。

曹*不能这样做,皇帝本就已经不剩多少威严,如果再这么折腾,他要这个皇帝还有什么用呢?

曹*要做的,是要帮助皇帝重新树立起威严来,因此他自己就对这种事情格外的看重。

你想要让皇帝有用,首先就要让人尊敬皇帝,而想要别人尊敬皇帝,首先自己就得做到这一点,否则真当天下的其他人都傻呀?

因此曹*是给了皇帝十成十的面子的,虽然有些条件青州无法达到,但在曹*的能力范围之内,他会尽量给皇帝最好的。

比如说这次朝拜。

刘协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正式的朝拜了,尤其是拜他的人还是现在实力十分强大的青州,刘协心中就更加忐忑不安。

他害怕呀。

曹*虽然对他看起来是很温和的,比起之前的董卓李郭来说,更是好了不知道多少,但当初曹*把他弄来青州的时候,可是甜枣加大棒的办法。

甜枣刘协是吃的很开心了,大棒却让他害怕,让他知道曹*虽然看起来在他面前是在尽一个臣下该有的礼数,但实际上,这依旧是掌控青州的诸侯,并不是目前的刘协可以轻易招惹的。

他所能做的,只有乖乖听话这一件事情而已。

但总比之前的日子要好过吧?

李郭二人虽然不饿着他,但是生活也绝对奢侈不起,他说起来是个皇帝,但在长安时候,他的生活标准也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富家公子水平罢了。

现在,刘协不管是穿的,用的,还是其他什么,全部都尊贵起来。

尤其是衣服,刘协的朝服其实根本就是个糊弄面子的玩意儿,可少年人长身体比较快,他的衣服很快就不合身了。

显然李郭二人是不会管这种事的,更何况刘协也没那么多机会去穿正式的朝服。

而这一次,曹*都为他准备好了。

这次的朝拜虽然不是在皇宫里,因此略显遗憾,但这已经足够让刘协激动了。

曹*给他准备的房子是很大很气派的,这时候特意布置了一番,即便不是真的在皇宫里,但看起来也有几分像样了。

客套的话当然不必说,曹*在客套完了之后很快提出自己这次的提议,请刘协批准。

刘协压根不敢看人家送上来的东西,只是颤颤的开口:“准奏。”

这话他说的虽然紧张,但是却很流畅。

这或许是他之前的很多年里,说的最多的,与他皇帝身份相关的话了。

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把持他的臣子做好了决定,然后虚伪的送上一份奏章,之后他只需要同意就好了。

刘协早期不是没有为一些事情提出过自己的意见,但那根本是没有用的,于是他后来也就明白了,遇上这种事,他只需要说准奏两个字就可以了。

只有这两个字是有用的,其他的都是些废话,人家并不是真的在问他的意见,也并非是真的必须要得到他的许可才行。

这只是为了面子上更加好看罢了。

因此这时候曹*向他提议的事情他压根就不需要看,只是说了准奏两个字而已。

曹*皱眉,对此略有不满,于是他又把自己的奏章内容简单口述了一遍,然后询问刘协的意思。

曹旭这时候倒是听懂了曹*之前说他们所有人都要升官是什么意思了,曹*现在对刘协说的,就是给他们升官和加爵位的事情。

刘协是完全不敢相信的。

他本以为曹*会像之前的所有人一样,在看到他不敢表达意见,只能乖乖听话之后露出满意又得意的样子来,但曹*没有,相反,他对这样的刘协是有不满的。

至于说这意味着什么,刘协简直不敢去想。

此时他又听曹*口述一遍,倒是真的有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他对曹*说道:“爱卿想的很周全,准奏。”

曹*于是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曹旭倒是有些疑惑。

曹*居然不仅仅是给青州的众人,甚至就连袁术袁绍之类的,也都被他计算在内,每个人都加了官职爵位。

曹旭完全不能理解。

袁绍也就算了,她对袁绍的印象不错,但凭什么这种好事也要把袁术给记着呀,还给他升官,曹旭可讨厌袁术了,这种时候简直恨不得曹*上书让皇帝免掉袁术的官职,这样才开心。

可曹*完全没有这样做。

甚至在加官职的时候,曹*自己的官职还不是最大的,他把最大的官职大将军留给了袁绍,自己只做了个太尉。

太尉虽然是三公之一,算得上十分显贵,但实际上地位是比大将军要低的,曹旭虽然对袁绍印象不错,但曹*才更加重要啊,这种事时候当即就表现的不高兴起来。

在她看来,袁绍的官职也是要给的,但干什么要给的比曹*更高呢?

曹旭不开心,可到底还是没有直接开口,这件事情既然是曹*主动提出来的,那么大概是有他的用意在?

曹旭想了想觉得她应该问过曹*之后再说。

万一像是一样以前,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计谋,那她提出反对不是坏了曹*的正事嘛。

曹*当然是故意的,其实他是想要做大将军的,但荀彧的一番话让他改变主意了。

荀彧问他,袁绍固然不愿意迎奉皇帝,但如果皇帝被曹*抢走,他是否会感到愤怒?

这一点曹*可以用多年的经验担保,袁绍是一定非常生气的。

然后就是第二个问题。

如果袁绍因为愤怒所以前来攻打,此时的曹*能够应对吗?

……显然曹*不能。

他之前才刚揍了陶谦,虽然青州后方目前是没什么问题,但那对于他们来说,也确实是个不小的消耗,这种时候打一打小股的势力还行,但换成袁绍的话,曹*觉得自己十有**是要玩完。

于是最后的结论就很简单了,既然打不过,拳头没人家大,那就得学会装,至少要表现的对袁绍很尊重的样子。

这次把大将军让给袁绍,那也是给袁绍释放友好的信号,表示曹*并不打算与袁绍为敌,袁绍的地位依旧在他之上。

这种话虽然肯定没人信,但无疑可以让袁绍的心中好受不少,也能够让他觉得曹*到底还是胆小的,他并不敢招惹袁绍,并且在心里依旧认为袁绍的地位比自己高。

这是自保的策略,曹*听完了荀彧的话之后就觉得很有道理,这时候当然也是照做了。

曹*的事情说完,刘协又问其他人是否还有事情要说。

当然是没有的,大家并不会在这种时候给曹*找不自在。

袁绍接到皇帝的诏书的时候显然是很高兴的,他之前听说皇帝被曹*弄走了,是非常生气的。觉得曹*背叛了自己,差点就要点兵打过去了,最后还是让身边的谋士给劝了下来。

袁绍就是脑子一热尽干冲动的事儿。

打曹*什么的,这种时候怎么可能!

袁绍在并州的事情可还没结束呢!

并州都没到手,难道袁绍就要去打曹*?这不是开玩笑么,难道袁绍要兵分两面作战?

扯淡吧!

曹*虽然不是目前最强大的一家诸侯,但他的实力也是不容小看的,袁绍若是和曹*开战,那就得专心的只打曹*一人,否则翻车的可能性就很大。

因此至少在并州战事结束之前,袁绍心里有不少的不满意全都得憋着,

就在袁绍觉得自己简直要憋出内伤的时候,皇帝的诏书到了,上面居然说封他做大将军?

再问问,这事原来是曹*提议的?

袁绍拿着诏书坐了一会儿说道:“怎么觉得,突然就不想打曹*了呢,其实他看起来还挺不错的。”

沮授:“……”

主公你是不是傻?

好吧,不仅仅是沮授,周围的谋士们听到这话简直集体默然了,这种事,可真是不知道说袁绍什么话好了。

之前闹着要揍曹*的人是他,这种时候又舍不得揍的还是他。

女人也没这么善变呀!

然而到底还是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的,比如说许攸。

许攸就表示,这个大将军,袁绍还是不做比较好。

袁绍顿时就很疑惑了:“这送上门白给的大将军,为什么不要?大将军还比太尉地位要高呢。”

或者,某种程度来说,大将军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

许攸道:“大将军自然是好的,但主公难道就不想想,这大将军是谁给的吗?”

总不至于是看到皇帝的诏书,就真的以为皇帝有本事干这事吧?

关于这一点,袁绍当然是知道的,于是他说道:“这难道不是曹*在向我求和,表示他害怕我,依旧认为我在他之上吗?”

许攸摇了摇头:“主公未免把这事想的太简单了,曹*此人你我都是熟悉的,他既然这么做,目的又怎么会这么简单呢?”

袁绍想了想皱起眉头:“那么你以为,他此举意味着什么呢?”

许攸道:“这是他在试探。”

见袁绍疑惑,许攸就给他解释。

目前来说曹*是有资格把皇帝拿在手里的,因为他的实力并不弱。

但这皇帝到底有没有用呢?

关于这一点曹*就需要试探一下各方对于他得到皇帝的反应了,于是他奏请皇帝给所有人加官进爵。

这样做或许有缓和与各方关系的原因,毕竟曹*也该知道他这样做一定会拉稳大家的仇恨,即便他的实力不弱,却也是双拳难敌四手,万一被人围殴了怎么办?

因此曹*干脆把好处都分出去,大家都有份,这样人家就不好来打他了吧?

至少短期内不行,总不至于刚拿了曹*的好处就来攻打他,这哪儿是人干的事儿啊。

但许攸觉得这不是曹*真正的目的。

“他真正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重新树立皇帝的威信,而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记着这件事情。”

袁绍问道:“这树立威信我倒是明白,可他为什么要让人记住这事?”

树立威信什么的,毕竟皇帝现在根本得不到大家的尊敬,压根没人把他当回事,曹*如今以皇帝的名义下令,大家都接受了,那么就显得他们还是听皇帝的话的,那么渐渐地,皇帝的威信自然也就树立起来了。

可另外一桩又是什么道理?

许攸道:“主公试想,这一次曹*下令是给大家分好处,这是好事一件,我想没有人会拒绝,但下一次呢?如果他发下其他的命令,大家听还是不听?”

若是听,好像确实很不对劲,但如果不听……之前分好处的时候不是已经接受了皇帝的命令,甚至之后也上表感谢,表示遵从皇帝的领导了吗?这种时候又变卦了?

这算怎么回事?

好事就接受,不愿意的就当做没听见,有这么当臣子的吗?

关于这一点,袁绍想了想也觉得很对,他之前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但……

“曹*总不能下令让我们投降青州或者干脆自杀算了吧?”

许攸道:“他当然不必那样做,那样做未免太露痕迹,可如果他以天子的名义下令,让主公去做豫州牧,让袁术去做荆州牧,让刘表来冀州……主公觉得,这难道还不够吗?”

真要是这么干,全天下都得乱套了。

而且这种事他们连反驳都找不到好借口,毕竟大家这时候还是很矜持的,总不能说某地就是我的地盘,老子才不要走这种话。

而如果不把这事点明了,那么这就是再正常不过的官职调动而已,谁又能说曹*包藏祸心呢?

袁绍得承认,这办法简直太毒了。

于是最后的问题只好又撤回来了:“这诏书,我倒是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呢?”

眼看着大将军都摆在眼前了,拒绝的话,袁绍也很不甘心啊。

而且,太尉已经被曹*给占了,这种时候他不当大将军,再做其他的,要不就是抢走别人的官职,要不就是比曹*要低很多,怎么想都不开心啊。

这时候沮授开口道:“主公大可不必如此,大将军的诏书接了就是,知识后面上表的时候,措辞就需要更加慎重一点了。”

当了大将军是要上表对皇帝表达感谢的,袁绍在做这事的时候需要更加小心一点。

沮授就表示,要不找个人代替袁绍写好了,到时候这也不算是袁绍自己写的东西。

袁绍想了想表示同意。

这种事,虽然名义上说是上表给皇帝表达感谢,但袁绍知道,实际上这表文是给曹*的,他才不乐意给曹*写这种东西呢。

袁绍简直要脑补出曹*在青州看到他的表文之后那小人得志的样子了。

当曹*接到袁绍的表文的时候,他看了看然后就开始啧啧啧:“本初做事什么时候这么小心谨慎了?他还真是爱多想。”

曹*的想法其实没那么多,他只是在给以后用皇帝的名义下令打基础而已。

早说了,首先是要让大家恢复对皇帝的尊敬嘛。

因此曹*短期内真的没打算干啥坏事。

如今皇帝也到手了,徐州也到手了,曹*就想安安稳稳的发展,先把徐州稳固好再说。

要说起来,陶谦虽然不差,但毕竟青州科技确实有些突破天际,因此徐州的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比之青州要差了一大截,曹*可得想办法把这些都抓紧时间补回来。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都很消停,除了如同荀彧毛玠这种人那是真的很忙碌了。

就算是纪衡都得忙着建皇宫。

然而在这一片的忙碌之中,纪衡倒是得到一个好消息,曹旭再次怀孕。

当时纪衡就有点懵*,然后才想起来,这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了,他当初忘了跟曹旭说,一个孩子就够了。

纪衡没有啥多子多福的概念,也不想跟养猪仔似的弄出一堆儿子女儿来,他觉得孩子嘛,有一个也就够了。

当然,这话最重要的前提是,这年头女人生孩子是真的遭罪,而且危险。

曹旭上次一切都很顺利,大家都夸一方面是曹旭身体好,另一方面,大概也是运气好。

都说一定是纪衡平日里好事做的多,于是老天爷就给了福报呢。

但那段时间努力的补充相关的知识却也让纪衡了解到,这年头生孩子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就跟玩命是一样的啊!

曹旭上战场玩命,纪衡还能搞点科技什么的帮忙,可生孩子这种事,他是真的什么都做不了。

上次是运气好,但人这一辈子也不能啥事都看运气啊,万一下次运气就不好了呢?

在没有切实的保障之前,纪衡总觉得这是很没有安全感的。

尤其是上次,生了纪函之后,哪怕曹旭不说,但纪衡也知道,以曹旭的身体底子她都虚弱了很长时间才算真的恢复,这都被人夸是运气好有福报,那如果是运气不好的时候,得是怎样的场面?

纪衡没有亲眼见过,但他听别人说过,也会自己从书中寻找答案。

因此曹旭再次怀孕的消息传到纪衡那里的时候,纪衡是真的懵*的。

如果是在现代,他或许是会愿意要第二个孩子的,但在这年头,他真的没这种心思啊。

孩子虽然也是很好的事情,但那得自家老婆去玩命啊!

这种事,纪衡是真的不愿意的。

他之前就想着了,只要一个孩子,不管纪函是男是女,都这么定下了,省的曹旭再去遭罪。

可现在孩子已经有了,总不能不要。

纪衡排斥的只是生孩子对于曹旭的危险性,而不是孩子本身呀。

再说了,这年头虽然怀孕生孩子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有了孩子却不要,那更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闹不好就得留下病根。

只是,纪衡想了想决定,这次得好好的跟曹旭说,以后再也不要其他孩子了。

两个足够了。

而且,就算没有,纪衡觉得别人也不能再说曹旭的闲话了。

总归正室所出的嫡长子早就已经有了,不是吗?

虽然纪衡当初私心里其实更想要个女儿来着。

好在纪函看起来倒是像曹旭更多一点,纪衡也觉得挺开心的。

曹旭自己对这个消息也是措手不及,尤其是当大夫告诉她孩子已经快要三个月的时候。

看着曹旭那懵*的样子,大夫也有点恨铁不成钢。

“夫人自己的身体还是要多保重才是呢。”

你自己怀孕了自己都不知道吗?

只要想到曹旭的本职工作是个武将,大夫就很为孩子担心。

曹旭当然是有些心虚的,但这事其实不能赖她呀。

算着时间,这该是在徐州时候的事情,那个时候虽说打下徐州忙碌的主要是文官们,但武将们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清闲。

毕竟是新到手的地盘,陶谦在徐州的名声也很不错,总有人是念着他的旧情的。

因此保卫地方安宁也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反叛这种事,是一定不能闹出来的,否则有样学样,大家但凡对曹*有所不满,或者对陶谦还抱有怀念的,就都出来闹一闹,这徐州就没法安定了。

等到纪衡和曹旭回到青州,这就更加忙碌了,尤其是之前刚过去的一场考核,曹旭学的还是很努力的。

这次打徐州她自己也察觉到学会这些东西有多么重要了。

青科院出品的那些东西,不仅仅是会用就行了的,什么情况下这些东西容易出现问题,以及什么情况下它们能够发挥更大的战斗力,这都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才能知道的事情。

现在青州就是要跟大家玩科技,以后相似的情况还会有很多,曹旭是一定要学好知识的。

再加上考核不过什么的,实在是丢人,因此曹旭之前是很努力的,她把全部精神都给放在这事上面了,其他的压根没顾上。

若不是今天不舒服大夫给她看了告诉她是怀孕,曹旭都想不起来自己已经好几月没来月事了。

但这到底也是一件喜事,大夫虽然对曹旭不满,但想到曹旭也不是一般的后宅女子,她大概是没空将这些事情日日记着掰着指头算的,于是也只好叹了口气。

“我给将军开几服药吧,之前太过*劳,对孩子也不好。”

曹旭之前学的辛苦,对孩子的负担自然也就大了。

曹旭点头,她在这种事情上是很乖的。

纪衡那一边,曹旭怀孕的消息传给他之后,大家当然不会要他继续坚守工作岗位。

大老婆怀孕,这是一定得回去看看的。

是的,大老婆怀孕。

除非是子嗣实在艰难,不得不看重妾室的,否则妾室怀孕了也不是啥大事,只要孩子没啥问题就行了。

纪衡回来的时候曹旭当然是在家的,他倒是有些紧张,上来没顾上问孩子的事儿。

“我听说你今日是突然觉得不舒服了才叫的大夫?”

曹旭点点头:“还好吧,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大夫说,也是因为怀孕了还耗心神,所以才会觉得不好,好好休息就没问题了。”

纪衡稍稍安心,之后才问起孩子的事情。

曹旭都给他说了,然后又说:“也是我不好,太不小心了。”

这种事,她本人应该是有所察觉的才对。

上一次的时候可以说是没经验,也可以说点其他的理由,这次可不是那么紧张的战事,但曹旭依旧没有察觉并且有所准备,这就很失职了。

纪衡摸摸她:“别这么说,要是这样讲,我也有责任才对。”

曹旭没想到的事情,他也没想到,这也该是他的责任。

所以,背着锅的两个人都不好说什么了,纪衡又对曹旭说:“既然要好好休息,你这些日子也就不要*心别的事情了,孟德那里我去说。”

曹*那里是最好办的,他自己的妹妹怀孕,总不能继续厚着脸皮压榨,曹*疼爱曹旭,当然是很容易就把假期给她了。

只是,曹旭倒是有另一桩担忧。

“不知道宝宝怎么想这事呢,万一他不高兴怎么办?”

曹旭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幼子出生长子不高兴的事情,但这种事当初她在洛阳也没少见,大部分小孩子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就连丁氏也说,当初曹*之所以能很好的接受曹旭,那是因为她有曹旭的时候,曹*已经十几岁了,算起来都是大半个大人了。

因此曹*当然可以更加成熟的看待并且接受这个问题,小孩子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有些人,也不知道是闲的还是脑子有问题,尽喜欢给孩子问一些,你母亲有了弟弟或者妹妹以后就会不喜欢你了,那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丁氏说起这个就是一肚子的火气:“都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否是十月怀胎掉下来的肉,哪有不疼爱的?小孩子本就单纯容易乱想,被他们一说就更坏了。”

大部分孩子如果年纪很小的话,其实是没有这种概念的,如果父母引导的好,年长的那一个反而会同样对未出世的孩子怀抱着满满的期待,但就是有些人喜欢多嘴乱说话。

当年的曹*也被问过这种问题,丁氏要不是还顾及着形象和面子,真是恨不得骂人了。

好在曹*年轻时虽然调皮捣蛋,但其实非常聪明,也能懂得这些道理,再加上他年纪确实比曹旭大很多,这才没什么成见,否则早早地给孩子种下这种想法,那可真是要命的事情。

此时当然还没有人能跟纪函说这些,可怀孕生孩子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万一就有那嘴欠的偏要说几句呢?

曹旭见过了富贵人家的子嗣相争,因此就更不愿意在自己家里看到这些。

她和曹*的感情好,就已经证明了这种事是可以做到的,这并不是什么矛盾的事情呀。

又不是只能二选一的选择题。

曹旭把自己的担心给纪衡说了,纪衡也觉得挺对的,他之前只顾着*心曹旭的安危,倒是忘了考虑纪函的想法了。

这时候的纪函也不算很小了,但由于曹旭和纪衡两人都挺忙,并不像别人家妻子是留在家中照看孩子的,因此他们家白日里总会把纪函送去曹嵩那边。

总归距离不远,稍微走上几步也就到了。

纪衡想了想说道:“这事我跟他说,这段时间我们也得多关心他,不能让他觉得受了冷落,对了,过些日子我请孟德他们来家里坐坐,顺便带上孩子们,一起吃个饭。”

曹*的孩子们关系其实还不错,尤其是曹昂和下面的弟弟们,关系就更好了。

如今除了曹昂之外年岁大一点的,如曹丕之类的,对曹昂简直比对曹*还要黏糊。

“不仅要对他说,还要让他看到这些事情才行。”

得让纪函明白,母亲再给他添个弟弟妹妹并不是一件坏事,不能听信外面某些人的鬼话。

曹旭想想也觉得很好,于是答应下来。

纪衡看了看天色:“刚好,今日我也不必再管公务了,这就去母亲那里把宝宝接回来,我亲自给他讲这个消息。”

纪函是个乖宝宝,纪衡把儿子教的挺好的,因此这时候他也相信,只要好好说,纪函不会闹脾气更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的。

纪衡不打算随便糊弄儿子,因为他知道,这在父母看来或许是小事,但对于纪函来说,将会是他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最大的一件事情了。

热门小说窃国,本站提供窃国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如果您觉得窃国这本书不错的话,请在手机收藏修罗小说
上一章: 第98章 下一章: 第100章
热门: 假装不知道你在装穷[重生] 锻仙 快穿之神 此生至甜,吻你万千 闪婚后小龙猫靠香气爆红了 打怪升级在都市 两大豪门争着让我继承家业 天火大道 系统绑定错误 我吃我自己的醋[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