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5章
上一章: 第44章 | 下一章: 第46章 |
常如欢瞥见钱氏眼中的欣喜, 并没有解释, 只轻轻冷哼了一声,等着薛陆去对付他娘。
薛陆笑嘻嘻坐到钱氏身边拉着她手道:“娘, 不用担心,这不是过年了吗, 这算是提前给您准备的。来娘,我给您戴上。”说着便拿过耳环给钱氏去戴。
最疼爱的儿子给她买了银耳环还亲手给她戴上, 钱氏脸上乐开了花,等明日孙女成亲的时候戴着,还不把村里那些老太婆羡慕死。明年一整年她脸上都有光。她要让那些以前笑话他们的人看看,她儿子就是有出息,这才去县城几个月回来就给她买银耳环了!
当然她刻意不去想买耳环的银子是儿媳妇赚来的,反正夫妻一体, 女子以夫为天,媳妇赚的就是儿子赚哒!
常如欢显然明白钱氏的想法, 要不是钱氏是真心的疼爱薛陆, 把薛陆当成掌心宝,她才不愿搭理这个偏心偏到骨子里的老太婆呢。
若她是其他几个嫂子,恐怕在刚成亲的时候就会闹个天翻地覆,管你是一哭二闹还是上吊, 都必须分家。
只是她嫁的是当初最没出息,啥啥不行的老小,只能这样了。
薛老汉回来后也得了一杆新烟袋,喜滋滋的蹲在门口抽了几口, 连声说好。
几人正说着,柳氏带着薛曼和薛绣来了。
薛绣性子内敛,当初薛曼几个跟着常如欢认字的时候就没去,平日里就呆在屋里做针线,和薛湘关系倒不错。
进了屋柳氏扫了一圈,眼睛在钱氏的耳环上打个转儿最后定在薛美美手里摸着的新衣上。
柳氏笑道:“小妹什么时候裁的新衣裳,我竟然都不知道。”
薛美美得意一笑:“这是五嫂给我买的。”
薛曼和薛绣都是爱美的年纪,艳羡的坐在小姑旁边摸着衣裳。而柳氏则瞥了眼常如欢道:“五弟妹倒是厚此薄彼了,怎的只给小妹买,倒是把我们这劳心劳力的兄嫂们给忘了。想当初老五读书,我们几房可没少出力呀。这你们一发达,倒是先将我们给忘了。”
她话里指责常如欢两口子忘恩负义,早就忘了兄嫂这些年对薛陆的付出。
常如欢笑道:“大嫂这话说的。各房兄嫂对相公的付出,相公和我永生不会忘记,更不敢忘记。只是现在我们余钱也少,而和兄嫂又分了家,所以这次就先紧着爹娘和小妹了。”
她话还没说完,柳氏接过话去,“说白了还是眼里没我们嘛。”
常如欢心里翻个白眼,不愿和柳氏计较,反倒拉过薛绣道:“绣绣过来,将布料拿回去和曼曼做新衣裳。”
柳氏听这话心里一喜,目光落在那一大块布料上满意了。
薛绣坐在常如欢旁边,低眉道谢:“谢谢五婶。”
常如欢:“都是一家人。”
而柳氏见细棉布则没打算给两个闺女做衣裳。因为大儿媳妇正怀着,看肚子应该是个男娃,这样好的棉布料子,她可舍不得给丫头片子做衣裳,她要留着给小孙孙做衣裳的。
当然满心欢喜的薛曼和薛绣是不知道她娘的打算的,就是薛曼也不敢相信,疼她宠她的娘有朝一日眼里只有孙子没她了。
但是如何分配那是大房的事,布料送出去了,常如欢便不管。
其他各房的人知道两口子过来了,纷纷带了孩子到了正屋。
常如欢亲热的拉着薛竹说话,对众人道:“都来的正好,我不用跑一趟了,布料都自己拿回去。”
周氏分家后面色红润,性子也开朗不少,本来忙着大女儿出嫁的事,听说常如欢来了,挤时间过来了。她笑着跟常如欢道谢,想着回去给俩闺女做衣裳,就是大女儿也不能落下,将她的一份放到嫁妆里带到婆家去。
吴氏和小钱氏也都乐的合不拢嘴,心里却道:本以为老五家两口子去县城后都得靠岳父家,没承想,人家还有余钱给婆家人买礼物。而他们当初居然还想着老五家两口子要是过不下去了就保证他们温饱。
周氏着急回去给薛湘收拾东西,说了会儿话就回去了。
而常如欢和钱氏话不投机半句多,呆了一会儿也和薛竹走了,薛陆倒留下来了,侄女出嫁他也帮不上忙,他又好长时间没见着钱氏,便留下来和钱氏说话。
出了正屋,薛竹笑着道:“五婶,去了县城你都胖了。不过比以前更好看了。”
薛竹是热闹性子,对常如欢又是真心的喜欢,说起好听的话来根本停不住。
常如欢刮她鼻子,“你个小丫头,倒打趣起你五婶来了。”
薛竹嘿嘿直笑,很羡慕常如欢。在她眼里她五婶是全村最了不起的女人了,跟着她五婶学绝对没错。
两人一同说笑着去了二房。二房屋子少,只有两间屋,姐妹三个的房间现在成了薛湘待嫁的闺房。
薛湘性子和薛绣差不多,都是很温柔典型的古代女子。薛家人长的都不错,因为要嫁人而没做活的薛湘皮肤也比薛竹白了些,坐在炕上,正听着周氏唠唠叨叨的嘱咐。
薛竹进屋对薛湘挤眉弄眼,“姐,五婶来看你了。”
薛湘红着脸要下炕被常如欢拦住,“新娘子别起来了,坐着就行。”
薛湘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转头对周氏道:“娘,我都知道了,您和五婶说说话吧。”
周氏叹了口气,明明只有三十多岁的年纪却有了沧桑感,“你这不知道当娘的心啊,等明年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就明白了。”
薛湘听见孩子啊什么的,羞的脸通红,低下头都不好意思抬起来了。
常如欢羡慕的看着她们,然后将簪子取出来,“这是五婶的一片心意,当嫁妆吧。”
薛湘惊讶的看了她一眼,接过来一看大惊着要还回去,“五婶,这太贵重了,可不能要。”
周氏瞥了一眼,也赶紧的推拒,“五弟妹给那些布料已经很好了,我也裁了一块给湘湘做嫁妆,这簪子还是拿回去吧。”
常如欢不接,“这是我给湘湘的,我在这放下这话,不止湘湘,就是薛曼薛竹几个,今后嫁人的时候我也会力所能及的给添妆。只是湘湘最先出嫁,我们现在条件有限,也只能给个包银边儿的了,拿着就好了。”
对于家里的小姑娘,除了薛曼和薛函性子掐尖要强了一些,其他几个都是好性子。她敢确定他们日子以后过不差,所以这点东西她也不吝啬。况且今后薛陆若是考上进士去做官,也需要兄弟家族的扶持,大家的关系总要维持好,总不能薛陆在做官,家里的人在拖后腿。
薛湘还是很忐忑,怎么都不敢接,着急的去看周氏。周氏以前谨小慎微,胆子也小,虽然现在开朗不少,但骨子里还是担忧:“可五弟还要考科举的,况且你们在县城花销也大,又要攒银子科举。可不能这么浪费。”
常如欢不高兴了,挑眉道:“这可不是浪费,这是她五叔五婶的一片心意,拿着吧,再不拿我可不高兴了。”
周氏皱着眉,心里犹豫。
做娘的当然想自己闺女嫁人有底气,他们家底子薄,分家的时候又没分多少东西,就是以往做工赚的银子,他们也不敢私藏,导致分家的时候苦哈哈的。当然她嘴里虽然说常如欢他们也艰难,但看着那包银边的簪子,说不动心也是假的。闺女若是有这簪子做嫁妆,就是到了婆家那也是有底气的。
薛竹哪里不知道她娘的性子,不在意道:“姐你就拿着吧,只要记着五婶的好就是了。”
常如欢满意的点头和薛竹对视一笑。
周氏一咬牙,对薛湘道:“既然这样湘湘就拿着吧。这份情,咱不能忘。”
薛湘泪满眼眶,哽咽的点点头。
常如欢不在意道:“都是一家人可别哭了,明日还得做新娘子呢。还有二嫂,以前没分家的时候几位兄嫂都很不容易,我和夫君不会忘。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咱们都是一家人,相互扶持的一家人。”
她不是圣母白莲花,也不是感情用事。甚至在上辈子她是个简单脾气暴躁的人。只是莫名其妙来了这古代,嫁进这个家,了解了这群古人,她实在下不了手和他们彻底闹翻。实在是这家人没有大奸大恶之人,虽然柳氏小心眼,吴氏掐尖要强,但那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女被*无奈。就算是这样,不也容忍了薛陆这么多年吗?
所以他们那些小缺点她可以忽视可以容忍,只要不触碰她的底线就好。
她讨厌坏人,却不反感薛家人。薛家人说到底都是好的,她不想让薛陆变成忘恩负义之人。
上一章: 第44章 | 下一章: 第46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