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部 暗裂
上一章:第五部 四海之内 | 下一章:第七部 曾记否 |
亲们,电脑与手机端都用www.xiuluoxiaoshuo.com打开访问,非常方便,一定要记住哦。
小引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总部位于欧洲大陆腹地的世界著名艺术品经纪集团戴维德斯将它的业务拓展到中国。戴维德斯视中国是其“最后一个野心”——中国是一个刚刚开放的艺术品藏品大国,民间宝藏不可限量;中国更是一个艺术品潜在的消费大国,中国尚未形成真正的艺术交易市场。而中国对戴维德斯的意义非凡:中国是陶瓷大国,戴维德斯正在雄心勃勃地向瓷器艺术经纪业务深度拓展。戴维德斯的中国计划是,趁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缺钱、缺艺术长远眼光之机,派出强有力的艺术猎头队伍,进入中国,不惜血本收购民间藏宝。等到若干年后中国富裕了,且艺术市场苏醒,这批藏品可以通过国际拍卖和艺术品的“黑暗通道”高价“回流”,戴维德斯可以赚到数百倍甚至万倍的巨额利润。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的十几年,戴维德斯的计划推行得非常顺利。最让总部惊喜的是,戴维德斯的亚太大区专家,在进入中国的第一年,就从山西和广东民间重金淘得两件惊世之宝:一件清代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书画花瓶和一件清代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珐琅彩瓷是清代专为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由于产量少,传世极少,故价值连城。古月轩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是用珐琅彩在玻璃胎上施以彩绘,经高温烧制而成。此器系为乾隆皇帝特别烧制的赏玩器,由宫中造办处御画匠亲绘。珐琅彩瓷大部是艺术精品,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不计工本。制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镇官窑选用最好的原料制成素胎,烧好后送到清宫中的造办处,由宫廷画师精工绘画,再经彩烧而成。清乾隆御制珐琅彩瓶世上据知仅存四只,一只于60年代由天津博物馆从私人藏家手中购得馆藏,两只在瑞士和英国私人藏家手中。还有一只就是戴维德斯收到的这一只了!而杏林春燕图碗只发现过两只,全世界藏家皆知,另外一只,它在美国著名藏家巴巴瑞·霍顿手上。
2010年代中期,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育已经十分丰满,各种艺术拍卖会上,交易活跃,且真正的艺术珍品重金难求。抛出藏品、套回巨资的最佳时期到来了。戴维德斯一举发布了其两件御制宝瓷的资料,并决定于当年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上亮相出售。因为有这两件惊世之宝,此届秋拍会的预展富豪云集,藏家接踵。然而,让人们喜忧参半的是,预展和拍卖会上只出现了一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瓶,御制珐琅彩碗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不过,那只彩瓶没有让人们失望,在拍卖会上引起激烈角逐,最终以1.25亿元港币的价格拍出,一举成为秋拍明星。据说,此价格超过了当年收购价的9000倍!其明星效应又加剧了人们对另一只未能如期亮相宝贝的质疑。业界和新闻媒体纷纷指责戴维德斯和苏富比不守信用,玩姜太公钓鱼,只抛竿摆姿势,不放钓饵钓钩的故弄玄虚、吊人胃口的鬼把戏。
苏富比给出的解释是,戴维德斯对一口气拿出这两件珍品,大概有些后悔了,还是要留一只由其博物馆的“世界瓷器馆”永久收藏。这也是艺术商家的良心和操守表现啊,任何巨额利润都不能绑架人家对艺术极品的珍爱,艺术的最终归属一定是藏,而不是买卖!
好一个良心和操守说辞!
戴维德斯果真有苏富比所说的那么伟大吗?对近万倍巨额利润无动于衷、临阵撤拍?戴维德斯对其“伟大壮举”却一直沉默。其中的蹊跷,后来被意大利著名文化学者、艺术收藏家蒂诺先生揭开。他说,当戴维德斯看到全球大咖为了他们的珐琅彩瓶频频举牌的时候,他们喜悦的心其实有一半在滴血——为那只珐琅彩碗,那只更为珍稀、可以创造更高价格的宝贝,其实已经无法完美亮相。因为,它破裂了,对,它破、裂、了!
事情的真相是,20世纪80年代获得这只彩碗的时候,在碗的底缘有一条暗裂,这条暗裂肉眼几乎无法看出,随着搬运、摆弄、藏家的玩赏和岁月的侵蚀,暗裂终于变成开裂,最终导致破裂。其价格当然随之跳水,几乎失去拍卖价值了。
暗裂,隐藏在器物内部的裂纹,肉眼一般不易察觉。一件艺术品,如瓷器、玉器等,如果内藏暗裂,就很难经得起岁月的磨炼,终有一天会暴露,造成艺术破损,甚至导致艺术品的解体。
所以,戴维德斯用过亿损失和信用危机,给全球艺术藏家上了一堂艺术品的“警示教育课”:岁月驱使贵重的艺术珍品成为轻贱的艺术残次品,只需要一条微乎其微的内伤。
他,教授,博导,理工专业的材料工程学和人文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双学科带头人,七个省级以上学会的兼职领导,名牌高校的副校长、党委书记,位居正厅,拥有多个显赫职位;“全国优秀教师”“省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等,拥有诸多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地方政府科学决策顾问,省政协委员,全国教育工作委员会研究会理事会成员,在学术界堪称“明星”,在教育界堪称大家,在省级政界堪称要人。如今,他是一个犯人,因为严重违纪,利用职务便利,在基建工程、合作办学、人事调整等工作中大搞钱权交易、权色交易,收受巨额贿赂,被判处17年的有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00多万元,成为一个全国教育界作为警示教育反面典型的案例主角。
过去,他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演讲,在国际论坛和全国诸多学术活动中做报告,他是知识界的精英,是学生的楷模。如今,关于他的违法犯罪的警示报告,被拍成警示片,刻成光盘,印成书籍,在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中巡回播放,在全国的干部队伍中发行。他是知识界的羞耻,是学者型官员中的败类。他的形象交织正与邪,他的心灵含蓄着光与暗,他的人生兼并着功与罪,他的命运承载着成与败。在他执掌那所超过两万人规模的名牌大学的最后几年,知情者斥责他为“双面人”“伪君子”“变色龙”,更多的普通师生和群众却依然沿袭着对他一贯的印象,赞誉他“学德兼备,克勤克俭,清高正派”。
在陪同我去他服刑地的路上,该省办案人员介绍,他的案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省纪委查办的第一个在任高校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也是为数甚少的高级知识分子加高官落马案例。该案不仅在省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中震动大,甚至在全国高校以及整个中国学术界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他全部的违纪和犯罪行为,竟然仅仅集中在案发前的三四年时间里。在此之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确是如更多知晓他的人所认为的,是一个大专家,好领导,是一个正人君子,一个近乎完美的才俊。如果去掉他后面的这几年,他的人生完全可成为励志的教材。
“我像一台配置较高,价格不菲的宝马,快速行驶在阳光大道上。但是,我有内伤,里面某些零件,比如发动机核心有问题,没有及时维修保养,一直不停地沿着高速向前跑,最后跑偏了,翻车了。”
他见到我,情绪不高,眼睛里充满了不满。当我告诉他,我也曾在高校工作过几年,当年,还到他所在的学校参加过他们承办的一届全国高校董事会研讨会时,他的眼睛里才闪烁出亲切和一丝惊喜,这才滔滔不绝地向我说开来。
“要不是纪委及时查处我,真不知自己会滑到哪里,马力越大,跑偏越狠,那就不仅是翻车了,车毁人亡是分分钟的事。纪委也算是帮我踩了刹车,避免了伤亡最大化啊!所以,你来找我谈,我真的很欢迎,我愿做反面典型现身说法。现在,我在里面也在构思,我要写上一两本小说,好好写写自己的人生,这么大的起伏,是有一些通用型人格教训的。我是研究材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举汽车跑偏的例子,是科学,再从人文角度说我的教训,是几十年修成精英,几年全部爆损,可能路上的确有钉子,但精英的身心内藏暗伤,这才是致命的啊。社会是复杂的,人是复杂的,但人性是最复杂的,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复杂,重中之重,是要认识到自我的复杂,扬长避短,更要扬长补短。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他还是比较坦率的,比较犀利的。他解剖自己的时候,也舍得用一些比较“狠”、比较准的词语。
办案人员告诉我,“从本性上来讲,他是一个书生,但财色令昏,权力使他一度迅速崩溃,实在令人痛惜。当初发现他的问题,开始外围调查,他得到一些风声后,耍了一段时间小聪明,搞了一些小动作,被双规后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责问我们,是不是要搞运动,又要拿知识分子开刀了。但后来经过教育,并找到他的出血点,对症下药,他的态度陡然转好,对自己的认识也比较深刻了,整个人好像脱胎换骨了。其实,这个人原先不错的,学校师生对他有不少好的评价。我们认为,他不过是痛定思痛,恢复了本性里的一部分良知。他在里面两年多来,用他的专业知识,帮我们剖析省里发生的许多腐败案子,甚至结合自身,以身说法,深入灵魂,帮我们查找涉案官员的‘病根’。而且,他在里面依然坚持读书、写作、做学问。办案点和监狱里的工作人员,对他还是挺佩服的,大家依然喊他‘教授’,言语中多有一份尊重”。
“只是,这结局,太可惜,太可惜,太可惜啦。”陪同我的省纪委办案人员,一说三叹。
而他自己,对我讲述他的人生故事时,单刀直入,这样开场:
“我将自己腐败犯罪的惨痛代价归纳为十三个一:事业上一直勤奋,人生上一直奋发,人格上一损俱坏,命理上一败俱败,情感上一时糊涂,政治上一撸到底,名誉上一文不值,地位上一落千丈,自由上一无所有,家庭上一塌糊涂,身体上一身病痛,良心上一生自责,总体上一败涂地。”
1我盘点了一下,我的人生分水岭大概有三个。三个分水岭,其实就是三道灵魂裂痕。现在先从第三个分水岭说起。
2013年4月的一天早上,我正在召开校务会议。突然,校办的秘书推门进来找我,在我耳边悄悄说,省纪委来了几个同志,要见我,有工作谈。我心里咯噔一下,怦怦跳起来。但我还是故作镇静,有些不耐烦地说,怎么事先没有联系过,怕是私事吧。秘书说,不知道,最好还是见一下,看起来他们挺严肃的,不像是为私事而来。我这个人,遇事不够冷静,站起来时,差点把椅子带倒。当时心里真是慌神了,直觉觉得不是好事。
省纪委来了三位同志,一见面,寒暄了两句,就拿出一份立案调查的决定文件,口头宣读了短短的两行字。被调查人是我的副手,学校的张副校长。文件说他涉嫌收受学校基建合作商的贿赂,省纪委需要把人带走调查。我知道,这其实就是对张副校长实施“双规”了。我松了一口气,毕竟不是冲着我来的啊。但我的心里还是很乱,因为这位张副校长是我的亲信,学校上上下下都知道,我对他用得很“重”,凡是有“实惠”的工作几乎都让他分管。他跟我的关系千丝万缕,总能纠结到一起的。我一看省纪委来执行任务的同志,为首的就是某处室的副主任,正处级干部,我有点来气了。我说,为什么这么大的事,动到我的班子成员了,人家是副厅级干部,又是教授,也不是一般的干部,事先怎么不告知我们党委一声,以让我们有些准备,工作上来得及调整,同时也可以把调查工作配合得好一点啊,如果该同志问题不是特别严重,也好及时治病救人啊。
那位副主任很不客气地说,对不起,不存在您说的如果,希望配合,赶紧把人交给我们带走。
张副校长被从会议室喊出来,带走。我立即中止了会议,回到办公室在脑子里梳理了一番,决定做些补救工作。我自己开车,去了离学校较远的一家银行,上门预约要从存款里提出200万元现金。出了银行,我又给我的情人小于打电话,说要过来吃午饭。小于在电话里呵呵直笑,说你憋不住啦,中午就要过来!
我已经没有心思跟她调情了,挂了电话就往小于的住处猛开。在接近她的小区的弯道上,我的前轮啃了路牙子,把护泥板刮伤了。我下来看了一眼,连警和保险都懒得报,就继续上路,径直开到她住处的楼下。
小于是我2009年认识并发展成情人的。她是我们学校合作办学的民营二级学院的教务处工作人员。那时她刚参加工作,一个外地大学的毕业研究生,应聘到我的下属民营学院工作,租房子住。为了方便跟她约会,同时改善她的生活状况,更多的讨她高兴,我不顾走漏风声的风险,亲自出面找投资该学院的民营企业老板、该学院董事长汪某,要求学院为她解决住房。汪某心领神会,在一个新开发的住宅小区买了一个两室一厅精装住房,家具家电都配齐了,让小于拎包入住。从此,我们就有了一个安乐窝。
我来到小于的住处,见小于已经煮了一锅牛肉面,并洗漱一番在屋内等我。我对美人和美食全没了兴趣,直接把上午的事情说了一下,要求她尽快搬出去,自己租房子住,把这套房子先还给汪老板。我叮嘱她,不管到哪一天,汪老板给你的一切待遇,都跟我无关,可以视为汪某对优秀员工的奖励,也可以视为他对你存在某种“意图”,民营企业家嘛,美人面前,哪个没有动过这样的歪心思!只是记住,千万别说我来过这里,跟你有任何关系。
小于一听就不高兴了,说这么慌张,什么意思啊,又不是你出事,姓张的难道跟你有什么瓜葛,你还会收副手的钱吗?
我说,当然跟我没关系。但是如果追责,就有关系,人是我到省里力主提拔的啊,也是我重用他,让他分管那些实惠岗位的啊,我用人失察啊。而且,我估计他收了你们汪老板的钱了,如果这样扯起来,扯到你这里来,如果暴露出我们有这种特殊关系,有些事情,就说不清性质了。
小于不甘心突然失去这一切,加上受惊害怕,就坐在沙发上抹眼泪。
张副校长超过两天48小时没有被放出来,我估计他的事铁定过不去了。我赶紧带着现金,在第三天的晚上找到汪老板。我回忆了一下,计算出几年里收受汪老板钱物的大致数目,出来之前,从银行取出的那些钱里拿出150万元,准备去退给他。
汪老板正在一个会所吃饭,接到我的电话就下楼见我。我把装着150万元现金的包塞进他的后备厢。他推了推,就收下了。然后,就信誓旦旦地告诉我,跟张副校长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经济往来,让我放心。最后他又很不高兴地对我说,您这也太……那个了,过敏,紧张的吧,即便本人跟张副校长之间有什么不正当交易,最多也是就事论事,自己兜着,怎么可能把其他人带进来呢!
我说,还是小心为好,再说,朋友之间,本就应该君子之交淡如水哦,早就要还给你的,工作太忙,耽误了,希望谅解。接下来的几天,我又分别找了几个人,退掉几笔过10万元的款子。我跟他们订立攻守同盟。他们无不信誓旦旦地对我说,如果没有我,也就没有他们的今天,没有他们全家翻天覆地的好日子,一定会终身感恩,怎么会乱说呢,怎么会出卖“朋友”,恩将仇报呢,请书记一万个放心!
我听了他们的保证后,情绪渐渐平息了不少,心里也获得了不少慰藉。
张副校长进去好几个月,并无更多的事情发生。我通过在省委工作的一个学生侧面打听,得知案情可能锁定在姓张的本人身上,主要是他收了承建学校新楼的基建单位的钱物。我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因为把个人私藏的存款都取了出来,退还给别人,我身上几乎没有分文私房钱了。我甚至有点后悔自己心理素质太差,一点风吹草动马上就稳不住了,搞那么多动作,反而惊动了好多人,暴露了自己心虚。这个时候,我又开始想念小于。于是又找她,让她租好一点的房子住。为了给她筹一笔房款,我豁出去了,居然回家跟妻子撒谎,让她取50万元存款出来,千万不要声张,这个钱是用来“活动关系,捞张副校长”的,张副校长身陷囹圄,他跟我虽是上下级,但情同手足,不能有难不帮啊。
我老婆,呵呵,还是挺善良的,也挺糊涂的。她什么也没说,就把钱取出来给了我。我这哪里是报手足情,是买孽情啊。我前脚从老婆手中拿到钱,后脚就找到小于,把钱给了她,还鱼水之欢了一个夜晚,把上次没吃的牛肉面也补回来了。想想,那时候的我,真的如一个卑劣小人,不知被哪根错乱的神经支配着,人生表现真是猥琐而又放纵,麻木而又破碎。
这两年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直在盘点那几年的生活。说实话,如我刚才见面时跟你说的,写一部自传体小说,内容确实丰富,但也很糟糕,后半部,会很脏。
事实上,那些所谓的承诺,所谓的恩情和爱情,后来证实都是滑稽不堪的。几乎所有向我送好处的和我送好处给对方的,都在第一时间揭发了我。比如,其中我最亲密的几个人,第一个,姓汪的老板,他来找我投资办学,我为他大开方便之门,为报批各种手续,腿都跑断了,使得他的学院很快上马运营,每年赚数千万元,前面我一直没有收他的钱物,甚至饭都很少吃他的。直到他开始哗啦啦进账,我才拿了他一些好处。可是,这个人特奸深,把送人的每一笔哪怕只有几百块钱的账,都做了笔记,事发后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行,主动把账本拿出来,交给检察院。还有一个,我的情人小于,据说协助调查时,办案人员都不需要问第二句,跟我是什么关系,她就爽快地说,情人关系。还哭诉,说自己年幼无知,一个人在他乡生存发展很难,说我乘虚而入,并威胁她如果不从,这么好的工作是保不住的,等等。
小女人为了洗刷自己,把自己都快塑造成喜儿了。而姓汪的,现在看来,你看,证据收集得跟特工似的。这些老板,从来都没有把官员当真正的朋友。他们利用你的弱点获利,然后再揭发你的弱点,以换来自己的“坦白从宽”。他们从向你求助的第一刻起,就为你建起了腐败档案。而你,还在乐悠悠地为这个档案积累材料。
坐在一把有权力的椅子上,我们不自觉地就太自信了。我们若是掉以轻心,真的就成了被别人卖掉而不知道在哪里过年的傻子。呵呵。
这一年,就是我人生的第三个分水岭,我灵魂的裂痕完全张开,无法修补了,它让我的人生彻底瓦解、彻底破败了,成了一个残局。
2那么,我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内心深处,产生裂痕的呢?我这两年想得很多,很深。应该是从做第一件不耻之事开始的吧?
比如,2009年开始收下了别人送的第一笔钱。第一笔,就是那个汪老板给的,一下子就甩给我80万元。刚才我说了,在与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办学过程中,我为该科技职业学院董事长汪某提供了太多的帮助,但我一直拒收他的任何好处,甚至一顿饭都没有吃他的。有一次,他给我送了一盒新茶,我随手就扔在了办公室的角落,可几天后,在校园里遇到汪老板,他上来跟我打招呼,然后随口问我,说书记,那盒茶喝了没有?那是很好的茶,包装也忒考究,您一定不要送人,要亲自拆了喝,味道很特别。我想,一盒茶嘛,用得着这么郑重其事?回来一想,不对啊,这里面是不是有名堂啊。到办公室拆开一看,果然里面放着一条钻石项链。我当即重新包起来,找了个机会还给了他。
上一章:第五部 四海之内 | 下一章:第七部 曾记否 |